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规划
襄阳市科协工作情况通报
2017-05-08 16:43|文章来源:

2016年,在襄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科协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切实按照“四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开展工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勇拼搏,科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科协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被中组部、中宣部、中国科协等九部委授予“十二五”《纲要》实施先进集体称号,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全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和“平安单位”。

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服务经济发展卓有成效。

一是扎实开展全国“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市”建设。分别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单位就“心理梦工厂”、“打工子弟学校”、“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分中心”、“汽车科普基地”等项目进行洽谈,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联合市经信委在全市范围内公开征集企业技术、人才、项目、科技创新资金等需求信息,共收集91个技术需求项目和101个人才需求信息建立了信息库,并编印成册向全国、全省各类学会及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发布,提高了项目合作的精准度,目前,全国学会在襄建立了4家服务站,中国科协在襄建立了1家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参加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主办的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洽谈大会,展示了我市“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成果,并与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签署了合作协议;成功举办“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技术对接洽谈会及“中科院科技创新年度巡展2016襄阳”活动,邀请中科院及其科研院所、有关高校专家20余人来襄与全市近百家企业进行技术、项目对接,达成合作意向20余项。连续两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A类城市。”二是扎实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召开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总结推进会,把院士专家工作站推向深入,目前全市共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达到47家,在全省名列前茅,襄阳市科协荣获中国科协2016年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示范单位,湖北省仅此一家,并获得奖励资金20万元。三是扎实推进海智基地建设。依托中国科协所联系海外人才,组织海外人才与我市企业开展技术对接、技术咨询和成果转化,助推企业创新创造、提档升级,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有3个海智项目落户襄阳。四是扎实推进科技信息服务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广泛开展调研、摸清底数,更新专利数据100万条,收集了一批好的典型案例成果;举办了2016年“科技信息推广应用一站式服务”培训班,对100多家企业负责人和100名专利信息技术工程师进行了培训。五是扎实推进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先后参与、组织、指导学会开展了“市公路学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会”、市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市质量协会“襄阳市QC小组成果交流会”等50余场学会专题活动,学会学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六是扎实推进“学会创新源泉工程”。重点对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咨询、决策咨询、人才培养、承接社会职能6个方面的创新项目给予资助,奖励创新示范项目18项;完成“金桥工程”项目申报,获得省级“金桥工程”项目15项;推荐2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参与省科协“科技创新源泉工程”评选。

二、大力推进《纲要》工作,服务市民科学素质提高卓有成效。一是积极做好《科普法》人大调研工作。今年10月市人大组织相关人大代表、市《纲要》工作相关成员单位对全市《科普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座谈,要求全市《纲要》成员单位和科协组织,坚持以五大重点人群为重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科协开展《纲要》工作营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切实做好科普信息化工作。开通科普微博、微信,发送微博1200余篇,推送科普微信30余期;联合襄阳日报社、襄阳摄影家协会开展第二届襄阳市科普摄影大赛活动,共收集摄影作品700多幅;与市书法协会联合开展科普书法展,共收集书法作品300多幅;《襄阳惠农手机报》开通科普专栏并每天定向推送近10万人;与有关网络科技公司合作,联合开发手机、LED大屏联动科普平台,全市共安装科普屏媒16台;整合资源、联创共建,投资60万元建成襄城岘山科普绿道,让市民在休闲中学习科学知识,体验科普文化。三是组织开展“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共开展各类科普展览1000多场次,参与群众达40多万人次,荣获“湖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与《襄阳日报》合办“科普万花筒”,与襄阳电视台文教频道《天天向上》栏目组合办“科学梦想秀”、科普大擂台,引起广大群众的科学兴趣,参与群众达2万多人次。四是组织系列青少年科普活动。先后组织了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暑期科普乐活动和“硕博助推青少年科学探梦”系列活动,参与青少年达2万多人次;组织我市青少年参加2016年青少年科技节、32届科技创新大赛,省机器人竞赛、无线电竞赛等,参赛的创新成果项目共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获得机器人项目一等奖5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16名。五是创新科普工作机制。“襄阳市科学传播联盟”聚合社会资源,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致力于全民科普素质提高。目前,已申请加入联盟成员70多个单位和个人,实施科普社会化项目12项。同时,推进社区科普大学建设,成立了131名专家组成的讲师团,组建了21所社区科普大学。六是不断发展壮大农技协。全市总数达到781家。争取国家、省科普惠民项目28个368万元,实施襄阳科普培育项目58个近50万元。七是全力推进市科技馆新馆建设。主体工程建设按计划施工,玻璃幕墙安装工程已完成96%;馆内展陈设计开始启动。

三、大力开展建家交友活动,服务科技工作者上卓有成效。一是科技思想库建设取得新突破。成功推荐湖北文理学院副教授王翔通过专家评审,成为《湖北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和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研究主要负责人,开创了我省地市科技工作者中标国家级科技思想库湖北省科协研究课题的先河。二是积极开展全市科技思想库优秀决策咨询成果、优秀科技工作者建议、优秀选题征集活动。先后有4篇优秀决策咨询成果、7篇优秀科技工作者建议、3项优秀建议选题获得省科协表彰奖励,市科协荣获三个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奖,全省仅此一家。三是扎实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工作。组织开展襄阳市科技工作者状况问卷调查和座谈活动,面向企业、学会、县市区科协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21份,目前正在起草调查报告。四是积极做好科技人才举荐表彰工作。与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联合开展第六届青年科技奖评选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市范围内的推荐申报工作。积极推荐优秀科技人才参加湖北省青年“晨光计划”资助项目评审工作,目前推荐的湖北文理学院肖娟和四十二所胡露均已通过初评。

四、大力加强科协自身建设,服务能力和水平大为提高。以建设全国一流科协为目标,不断加强机关建设,先后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四讲四有”专题大讨论活动等党建工作,得到市委巡回督导组肯定;加强机关工作管理运行,先后开展了目标管理、精准扶贫、“三万”、汉江流域城市农博会等多项工作;改善机关办公环境,建立了机关管理电子显示屏,取得了良好效果;档案建设力度加大,正在申请档案管理执法检查。不断加强信息宣传,紧跟党委、政府工作中心,紧扣科协发展主题,宣传典型、总结经验、报道活动,先后编发宣传信息稿件700多篇,其中300余篇被《湖北日报》、《科协论坛》、《襄阳日报》、襄阳电视台、中国科协网、湖北科协网等媒体采用刊发;19篇信息被市委采用,在全省科协办公室工作会上做交流发言。

2017年,是市科协奋发有为、再上台阶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市科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三会”、全省“科技两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中心,强化服务,积极作为,改革创新,为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做出应有贡献。

一、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在促进经济发展上下功夫。

1、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以建设全国“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市”为抓手,在学会所属院士专家和企业之间架设桥梁,助推我市企业创新发展。一是对已征集的技术、项目、人才需求,尽快梳理分类和筛选,尽快与全国有关学会、中科院技术培训中心等有关单位对接,争取建立一批学会工作站,促成一批合作项目落地。二是加强与北京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沟通和合作,力争让襄阳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多出成果。三是发挥市属学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联系省级学会、全国学会,形成三级学会联动合作的产学研模式,建立市级“协同创新示范基地”、“会企创新协作基地”1—3家,促使更多科技人才、更多科技项目服务襄阳、落户襄阳。

2、继续大力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力争新建5家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对1—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优秀示范项目表彰奖励。积极引导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入驻创新创业园;深入实施校地科协产学研合作推进机制,开展1-2次有影响、有规模的技术对接活动,推动10家以上企业与院士专家达成合作协议,促进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与中科院科技培训中心加强战略合作,引进中国科学院科技人才及团队,为襄阳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及技术合作服务,力争成功合作1-2个项目。

3、深入实施海智计划工作。加大对外技术交流合作活动,进行不同形式的海外专家学者与襄阳企业对接交流,不定期的组织参加国内外海外科技人才及项目对接、洽谈、交流会,力争引进1-3个海外项目落户襄阳。

4、继续实施学会创新源泉工程,提升学会服务创新能力。加强学会管理,探索在学会建立党组织。组织学会联合邀请高端学术专家、院士来襄举办高层次、有影响力的学术报告会,开展学术活动20次以上;加强与学会共建单位、挂靠单位的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活动,不断提升学会服务能力。继续开展“学会创新源泉工程”项目申报工作,表彰奖励10个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的创新示范项目;积极组织实施“湖北省创新源泉工程”项目申报,完成省科协“金桥工程”项目计划。

二、继续全面推进《纲要》工作,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上下功夫。

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认真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深入推进《纲要》工作,广泛开展各项科普活动,促进我市公民科学素质进一步提升。

1、深入推进科普传播联盟建设。组织动员热心科普工作的机关、团体、科研院所、学校、企业、科普达人参与科普作品创作、科普产品生产、科普活动策划、组织,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项目带动,共建共享”的科普工作机制,推动全市科普工作迈向新水平。

2、积极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一是制定出台《科普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有计划推行智慧科普,继续在全市布局10个以上电子屏媒,实现科普从平面媒体到全媒体的转变。二是适应“互联网+”的发展需要,积极开发上线科普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三是发挥现有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橱窗、电子屏的作用,加快内容更新,促进快速传播。完成岘山科普绿道建设,力争成为科普文化传播的示范工程;新建一批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橱窗;在社区建设一批社区科普大学,向社区居民开展科普教育。

3、不断推进科普工作品牌化。一是继续与媒体合作开展“科普大擂台”活动,力争成为科普大众化的品牌项目。二是继续抓好送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活动日等科普活动,抓好科普大篷车进乡村、学校、企业、社区工作,开展好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积极争取配合与中国科技馆巡展项目巡回展出1次以上。三是结合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的科普需求,组织开展相关主题科普活动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完成襄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表彰工作;举办2017年度襄阳市青少年科技节,开展航模、七巧科技、无线电制作等系列竞赛活动;扶持建立一批新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拓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内容;切实开展好“科普大讲堂”活动。与全市各中小学校联手,建设一批校园青少年工作室,切实提升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实践的效果。

4、抓好科普组织网络建设。继续发展农技协组织,拓展农技协规模,全年新建农技协15家以上。继续做好科普惠农、助力项目的申报,力争中国科协、省科协支持项目20个以上。继续实施襄阳“科普项目培育计划”,培育市级科普项目30个以上,让更多资金惠及市民群众。

5、全力以赴推进市科技馆新馆建设。确保完成玻璃幕墙安装工程,启动科技馆展陈设计、布展工作。

三、继续着眼科技工作者,在建家交友上下功夫。

1、继续开展科技思想库征集评选活动。一方面做好2016年优秀决策咨询成果、优秀科技工作者建议和2017年优秀建议选题评选工作,对优秀成果、建议、选题进行奖励,并立项资助重点课题开展研究,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另一方面根据省科协工作安排,做好2017年决策咨询成果、优秀科技工作者建议和2018年优秀建议选题征集工作,积极推荐优秀成果、建议、选题参加省级评选。

2、深化科技思想库课题研究成果。在继续开展课题立项资助工作的同时,加大课题立项的范围和资助力度,注重立项课题成果提炼。实行课题开题、结题评审制,提升课题质量;积极组织专家对优秀课题成果进行提炼,编印《专家决策建议》专刊,呈送省市领导阅示。

3、积极举荐、大力宣传科技人才,营造“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实施“科技人才培育计划”,从各行业中推选出一批优秀科技人才,建立优秀人才储备库,在科技评价、全国和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促使多出成果。根据第六届襄阳市青年科技奖评选表彰工作安排,组织开展优秀科技人才宣传活动。一方面组织编印《科技之星画册》,全面宣传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与襄阳日报、襄阳电视台合作,开展系列优秀科技人才宣传活动。同时,委托相关单位开展优秀科技人才电教片拍摄工作,创新科技人才宣传模式,拓展科技人才宣传渠道。

4、扎实开展建家交友工作。认真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及时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动态、利益诉求、学习生活状况,坚决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开展多种形式的会员日活动,增强科技工作者的归属感;认真组织优秀科技工作者、困难科技工作者走访慰问,积极帮助解决学习、生活、工作的实际困难。积极建设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打造科技工作者的精神纽带和情感家园;探索“互联网+政策服务”的模式,开展网上“建家交友”活动。以学术交流为媒介,建设网上科技社团和科技社区,打造网络科技工作者联系服务平台。

四、继续着眼科协自身,在塑造科协良好形象上下功夫。

1、切实加强政治理学习。完善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国科协九大和省科协九大重要精神,保持政治定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哪里有科协组织、建家交友活动就开展到哪里”的要求,加快在新经济组织、大型民营企业、工业园区等科技工作者密集的地方建立科协基层组织,积极在全市尚未建立组织的乡镇建立科协组织,努力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

3、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组织实施好各类党建活动和“省级文明单位”、“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社会综治优胜单位”等各类创建工作。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二十一条意见,坚决反对“四风”,抓细、抓早、抓小,营造科协组织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风尚。积极开展科协系统干部业务培训工作,认真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过程跟踪,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总的来讲,科协的工作情况是好的,科协事业的发展是健康的,这其中凝聚了广大老干部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科协党组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新春佳节将至,也衷心祝愿各位老领导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1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信息中心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