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科协  >  仙桃市科协
黄鳝养殖专家李忠:破解黄鳝繁育难题 科技造福百姓
2019-11-25 10:41|文章来源:仙桃科协

2019年6月,由荆州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荆州市委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忠博士在仙桃市张沟镇开展的“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育”项目通过了由国内11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组成的专家团队现场验收,这标志着我国18种量产淡水繁育鱼类的规模化人工繁殖工作全部完成,为淡水量产鱼类人工繁育画上了圆满句号。

十年拼搏  厚积薄发

黄鳝是国内重要经济鱼类,基础产值近300亿元/年,但是农户依旧靠捕捞野生苗进行再养殖。黄鳝规模化人工繁殖是业内公认的难题,30多年来,众多科研人员前赴后继,但是一直没有取得质的突破,以至于形成了“黄鳝规模化人工繁殖不可能完成”的共识。李忠完成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育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此,中国水产频道在评论中指出“黄鳝全人工规模化繁殖与示范工作取得成功,不得不说是一项大突破”,桂建芳院士作出评价认为“黄鱔全人工规模化繁育的验收,是一个重大突破,当然规模化繁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这并不是李忠第一次取得科研成绩。在此之前,他主持“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宗淡水主养鱼类新品种选育”课题,作为第一完成人培育出异育银鲫新品种——长丰鲫(品种登记号:GS-04--001-2015),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水产品种培育第一完成人。长丰鲫是国内选育出的第一个四倍体鲫鱼新品种,将鲫鱼倍性育种工作提升到一一个新台阶。

虽然李忠在水产领域取得了这么多令人赞叹的成绩,但事实上他并不是水产专业出身。在大学期间,他学习的是农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跟随国家教学名师、棉花育种专家张献龙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跟随著名的水稻育种学家朱英国院士,博士后期间则师从著名的鱼类育种学家桂建芳院士,工作后非常幸运地被九三学社社员、老一代鱼类育种专家潘光碧研究员收为关门弟子。在各路名家的言传身教下,李忠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功底。“我是学科交叉培养的复合人才,知识面宽,思维发散不受约束。知识到了顶层是自动贯通的,就看你会不会用。我学习领会了几位导师做课题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正确方法,这好比做菜要学刀工火候,至于是做酸辣土豆丝还是爆炒腰花,在大厨那里是没区别的。”李忠形象地比喻道,“黄鱔繁育难题难住水产专家们30年,肯定有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地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李忠对于自己的复合型专业出身很有信心。

学无止境  勇攀高峰

培育出新品种长丰鲫后.李忠便在淡水鱼繁育研究领域开始了大跨步式的挑战。

凭着敏锐的眼光和勇于挑战的精神,李忠开始进军黄鳝繁育研究领域。黄鳝是我国重要的名优淡水养殖经济鱼类,但长期以来,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一直未突破实验室阶段走向产业应用当时黄鳝养殖产业中的绝大多数苗种来自野外捕捞,野生苗数量少、死亡率高,极大地限制了黄鳝产业的扩大和持续健康发展。

李忠选择黄鳝规模化人工繁育这个“老难题”,是因为这个领城长时间以来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而养殖户和消费者又有实际的需求。如果解决了这个难题,一方面可以推进黄鳝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将学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突破,再创佳绩。“黄鳝是神奇的性逆转生物,小时候是母的,产卵后自动变成公的。黄鳝性逆转现象是九三学社的百岁院士刘建康老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发现的,无数科研团队都想完成繁育工作,从而破解黄鳝性逆转的奥秘。对黄鳝这种先雄后雄的性逆转调控机制进行深人研究,可以给人类的生存和进化带来非常有益的启示,具有极大的理论研究价值。”李忠这样介绍道。

山高路险  道阻且长

2013年起,李忠开始着手对黄鳝进行规模化人工繁殖研究工作。虽然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难度还是超出了李忠的想象。

李忠查阅了有关黄鳝的全部文献,没有找到任何后续应用报道,甚至连个清晰的胚胎连续发育图都没有,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在独立研发的三年中,李忠观察、记录黄鳝性腺发育、产卵、孵化的过程,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尤其是每年4月底到9月中旬,4个多月里睡觉没有连续超过3个小时。当时他还有一个研究助理叫罗航,小罗的任务就是白天打下手、做记录,在李忠偶尔睡着的时候叫醒他继续观察做实验。观察记录完后,李忠还得查阅医学、动物学等学科的文献来佐证自己的猜测。“那段时间的确是挺熬人的。提起最初摸索阶段的辛苦,李忠仍然历历在目。

2015年。李忠终于完成了黄鳝规模化人工繁殖的技术研究工作,紧绷的神经稍一松懈下来,他就病倒在基地,躺了两个多月才能下床走路。

技术研发完成后能否生产应用,产业是块试金石。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遍遇",这一“通"就是悲喜交加的4年。

2016年,李忠开始了艰难的产业示范。由于科研和产业中大多数人认为黄鳝规模化人工繁殖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李忠最开始争取到的科研条件和资源并不尽如人意,没有先进的设备,所有繁殖设施都需要他亲自设计、试制和修改。屋漏偏逢连夜雨,2016年夏天,荆州示范场地被连续的暴雨海没。李忠又重新在农户兄弟屋棚中开展生产,终于在安徽滁州和湖北潜江小试获得成功。

在成功的喜悦下,2017年苗种生产规模盲目扩大,简陋的繁殖设施无法抵御梅雨季节天气的骤变,5家示范场地在6月中旬集中爆发了病毒危害,一周之内损失近五百万苗种。突如其来的病害引起众人的质疑:“黄鳝在泡沫中孵化,不用泡沫孵化出来的黄鳝是活不下去的,你无法克服它的生理缺陷....面对这些压力,李忠只能咽下苦水。为了搞清楚到底是天然的生理限制还是技术程序存在缺陷,抑或是繁育环境参数不对,他调集了各示范场的繁殖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终于找到了合理的参数。通过2018年的缩量测试参数,证明这个参数是正确的,于是在2019年恢复正常生产规模,并完成子二代全人工规模化繁殖,最终通过了专家团队的现场验收。

乡村振兴  产业先行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作为农业科研人员,进行科技研发的目的就是将技术应用于农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面对全国每年300亿产值的成鱼市场需求和数十万名养殖户,李忠认为黄鳝养殖业大有可为。他设想,接下来的五年内在长江流城建立30个年产苗种千万尾的合作社,年产值达到20亿,可带动上万个家庭就业致富。几年艰难的产业示范过程,让李忠充分感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关怀。”如果没有地方政府及时支持,仅靠我们当时的简陋条件,黄鳝大规模繁育根本无法越过病害防范这一关。”

截至目前,早期孵化苗种已经顺利开口进食,长至15厘米,成活率在98%以上。仅仙桃市忠善黄鳝工厂化繁育基地就有网箱6000余口,其中全人工孵化子二代幼苗80余万尾,预计产值800余万元。“目前病害问题解决了,自养亲本规模培育技术也解决了,最关键的是获得了业内的认可。现在合作社信心爆棚,年产3千万尾繁育场地正在建设中。”李忠高兴地介绍道。

不忘初心  奋力前行

目前,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育项目已经通过验收,李忠却没有停下脚步,在孵化架前、网箱水塘里,到处都是他的身影。“通过专家团队的验收只是一个开始。各地气候、水土不同,为了避免更大规模的技术应用存在致命隐患必须亲自操作亲自观察,才能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改进。”李忠说道,“科技工作者如果只待在实验室,闭着门搞研究,是不可能出成果的。目前产业发展进入一种全新模式,必然会出现新问题,我会拼尽全力去预测和解决。”

科技成功推进产业,是众多专业领域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规模化人工繁殖的成功仅仅是产业发展的一块铺路砖,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更多的科技力量支撑,繁育、养殖模式.营养需求病害防治等一系列领域的知识积累和人员配合才能促进黄鳝产业健康发展。除了加强理论研究,攻克技术难关,李忠还打算在提高产量和质量上狠下功夫,多维度探索创新黄鱔养殖模式,在新品种繁育方面继续努力。

科学精神  惠于民生

在民生领域,让科技更好地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才能使科技真正惠及百姓。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育这项成果不仅有望降低终端消费价格,提高养殖户产量,实现养殖户和消费者双赢的局面,还可以将科学研究成果与产业发展、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相结合,使更多的人受惠于科技。李忠希望通过技术普及,推动黄鳝养殖产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健康发展,降低养殖成本和消费价格。“目前市场上2两规格的黄鳝销售价格在40元斤左右,对比其他特种鱼类,黄鳝的合理消费价格还可以下降到13--15元/斤。李忠认为,成本的降低、产量的提升和市场的扩大,可以有效提升养殖户的效益,老百姓也能吃上更实惠、更安全的农产品。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李忠始终心系民生,在科研工作中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攻坚克难,将心血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高科技成果,繁育一池黄鳝,福泽八方百姓。他以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继续奋斗在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之路上。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1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信息中心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