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协动态
【"3+1"试点】建始县:发挥“三长”引领作用 助力山区脱贫攻坚
2019-04-11 16:41|文章来源: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辖7镇3乡410个村(社区),人口52万,其中农业人口45.8万,属国家级贫困县。2018年建始县被确定为湖北省“3+1”工作试点县,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政协主席任组长,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科协、教育局、卫生健康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以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了试点工作方案。10个乡镇均完成了“三长”进入乡镇科协领导机构增补工作,共吸纳增补“三长”67人,同时将“3+1”试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强规范管理,创新服务平台,支持引导以“三长”为代表的“关键人物”在科协组织建设中履职尽责。 
  ※健全工作机制,坚持“一帮人”带动 
  为有效引领和团结一线科技工作者,县委组织部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每名县委、县政府党员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服务1名专家人才,其中包括2名县科协兼职副主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联系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各部门切实履行联系服务专家人才的主体责任,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发挥带动作用、宣传模范典型,利用走访慰问、调研、听取专题汇报、召开座谈会以及电话、网络或信函等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了解和掌握专家人才的思想动态、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做到知人、知情、知心。此外,还结合实际制定了“三长”工作守则、“三长”建设工作规则、履职考核评价制度、“三长”科技小组活动制度等配套管理制度。县科协、乡镇科协加强对“三长”关键人物的考察管理,通过送出去培训、组织学习和座谈交流等形式,做好“三长”关键人物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三长”开展科协工作的业务指导,分行业建立医疗卫生、教育、农业和企业等科技工作者小组并落实具体任务;建立“三长”联系科技工作者制度,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发挥“三长”在党委政府沟通联系科技工作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大工作推进落实力度,制定考核办法,对“三长”吸纳工作完成快、工作开展正常、成效明显的乡镇科协予以表彰,将“三长”考核结果抄送乡镇党委、政府,作为年度考核奖励依据,并对优秀“三长”予以适当奖励;“三长”开展的相关活动信息由县科协在建始科协微信公众平台上予以推送,并报送省、州科协信息化平台进行宣传,扩大科协“三长”工作的影响力。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县群改办、县科协先后三次对试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督查,针对少数乡镇和部门科技人才库建设、“三长”增补工作进度缓慢等问题,要求立即整改。目前,已健全了全县科技人才队伍台账,实行了分类动态管理。 
  ※深度聚合资源,坚持“一盘棋”布局 
  根据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县委县政府将开展“3+1”试点工作与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起来,以科普“五进三助”(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助力脱贫攻坚、乡风文明、科学素质提升)为载体,明确了乡镇、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落实了责任清单,细化了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环保、气象、工业园区等部门,组织行业科技人才队伍广泛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乡风文明建设科普宣传、青少年科技创新、“科普月”、“科技周”、“科普小课堂”、“科普夏令营”、医疗技术攻关创新、健康义诊、健康科普宣传教育、美丽乡村建设环保行、气象与农时、防灾减灾气象科普、企业科协产学研用合作以及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的具体目标任务。 
  为助力脱贫攻坚,建始县充分调动以“三长”为代表的科技骨干力量,借助华中农业大学对口帮扶的机遇,将华农选派的博士服务团、科技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等纳入科技扶贫“一盘棋”,整合资源组建了13支以特色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体的科技专家服务团队,组织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精准扶贫主战场,凝聚智慧力量,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广泛开展培训。积极参与全县精准扶贫产业、农技推广技术方案的制定、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以及农业生产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在不同时期、关键季节到田到户指导,并帮助解决农业技术推广中遇到的种子、农药、肥料质量纠纷,农作物病虫害等问题,据统计,2018年以来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达100多期次,参加培训农民达10000多人次,累计编印《建始猕猴桃实用栽培技术》、《高山蔬菜实用栽培技术》等技术资料近10种,发放2万余份。二是着力产业攻关。设立了产业攻关项目24个,重点扶持发展建始景阳鸡、魔芋、猕猴桃、茶叶、玉米、山地蔬菜、果酒、甜柿、枸杞、冷水鱼等10个特色产业,搭建专家团队和“靶向产业”帮扶平台,注入科技元素,全力助推产业发展。三是创新扶贫模式。探索并推行“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围绕一个特色产业,组建一个专家团队,设立一个攻关项目,支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专业合作社,助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全面提升山区农村“造血”能力。在“六个一”精准扶贫模式的引领下,智力+产业、智力+企业、智力+农户的科技扶贫体系逐步健全。 
  ※纵横结合延伸,坚持“一张网”覆盖 
  立足纵横结合,延伸拓展,拉长手臂,构建科协系统组织网络体系,推动组织建设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纵向加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科协组织网络体系建设,全县科协系统在深化改革过程中,一批各行各业的专家能人被吸纳进县乡科协组织。县科协从教育、医院、林业、畜牧、民营企业中选配了6名挂职兼职副主席,五届县科协委员中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占比达到75%以上。10个乡镇均成立了乡镇科协,在基层组织建设好、产业发展基础好、乡风文明建设好的村(社区)建立了科普小组;横向加强县级学会、企业科协和农技协等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全县基层农技协组织达到17家。在落实“三长”进入乡镇科协领导机构增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将农技协负责人、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等吸纳进科协组织,探索“N+1”模式,形成了“党政领导+三长+企业和协会负责人”为组成人员的科协领导班子,进一步充实了骨干力量,优化了队伍结构;科普主阵地建设不断加强,县科技馆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省县级科技馆前列,被确定为恩施州唯一的湖北省县级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项目,2018年被命名为“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县科协还积极促成了科普教育资源下沉基层,惠及更多群众,创建了“花坪镇小西湖村硒科普基地”、“红岩寺镇甜柿‘滴灌’科普基地”、“中蜂养殖科普示范基地”等7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以及“建始直立人遗址”科普教育基地、实验中学“创客空间”等一批基层科普教育阵地,提升了科普公共服务能力。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1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信息中心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