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定点建始县科技专家服务团队:因地制宜 顺势施策 展示精准扶贫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近些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和建始县委、县政府一起,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发挥农科教优势,将扶贫同产业帮扶、智力帮扶紧密结合,扶真贫,真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一、秉承办学传统,建立健全扶贫工作体制机制

学校秉承“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优良传统,不忘初心,坚守本分,积极履行社会服务职能。2012年11月,国务院扶贫办、中组部、教育部等8部委联合下文安排华中农业大学定点扶贫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建始县地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学校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顶层设计,探索并逐步固化“校地联动推进、校企合作协同、项目落地引领、首席专家负责”的扶贫工作组织机制;组织专家深入调研县情,校地共同编制定点扶贫“八年规划”,并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建立校地联系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两次工作推进会,校地主要领导亲临一线,聚焦重点,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确保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完成各项脱贫攻坚任务。

2017年,学校下发了《关于华中农业大学定点扶贫建始县2017年工作计划任务分解的通知》,确保任务落实到相关责任部门,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在抓工作筹谋,抓工作责任,抓工作实效中,校地领导积极互动,打造了定点扶贫“一把手工程”,共同推进、落实定点扶贫工作。

学校在扶贫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顺势而为,与建始县充分沟通,提出了建设武陵山特色园艺作物良种繁育中心、武陵山区特色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等2个研究院,扎根建始,面向恩施,服务武陵山片区。十九大闭幕不久,学校成立了全国首家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并明确提出要加强试验示范,发挥人才、学科的优势,结合建始定点扶贫工作,加强产学研结合,带动和辐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二、实践“六个一”产业扶贫模式,拓展贫困户增产增收新空间

结合建始县情,学校确立了“围绕一个特色产业,组建一个专家团队,设立一个攻关项目,支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专业合作社,助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的基本思路,即:

因地制宜,瞄准有带动和辐射作用的产业,组建相关应用学科专家团队,设立产业攻关项目,搭建专家团队和“靶向产业”之间的联系,为“靶向”产业注入科技元素,助推产业发展。

培育产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既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实现扩大产业规模,建立产业品牌,提升产业效益的综合目的,又以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进入产业链条,将产业发展受益面向在册贫困人口覆盖,实现助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目标。

“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模式诸要素中,明确“靶向”产业是基础,组建专家团队是核心,设立产业攻关项目是保障,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是关键,带动一批专业合作社是有效途径,助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是目标。

学校在建始县的“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的主要做法是:因地制宜选择地方优势或特色农业资源,以贫困户、贫困人口覆盖面广的产业为培植对象;对应产业发展瓶颈问题,设立产业攻关项目;组建相关学科知名教授为骨干的科技服务团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推进技术引进与更新;联合产业龙头企业实施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动产业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进入产业链条,有针对性地将产业发展受益面向在册贫困户、贫困人口覆盖,以“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方式,辐射带动贫困户或贫困人口提高收入,实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工作目标。

1、深入调研磋商,精准选择扶贫产业学校结合建始山区县农业资源特点,以建始县优势特色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扶贫攻坚的主要方向,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学校与建始县共同组织技术力量,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多轮校地磋商,最终选取贫困人口覆盖面广的魔芋、景阳鸡、猕猴桃、高山蔬菜、枸杞、茶叶、冷水鱼、甜柿、饲料油菜、马铃薯、农产品加工等11个特色产业作为主要对象,实施产业精准培植。

2、组建专家团队,全方位服务产业发展

学校围绕精准选择的11个“靶向”产业,组建11支科技服务团队。科技服务团队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团队成员组建综合考虑产业链条和生产环节,从育种(种苗)、生产(养殖)、采收加工、病害防治、营养(肥料、饲料)等产业环节综合配备团队成员。同时要求团队成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奉献精神、善于做群众工作。学校要求科技服务团队每年指定一名专家作为科技联络员派驻建始县,实地调查了解产业状况,实时提供科技支撑;要求科技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和现场示范;要求科技服务团队开展以先进适用技术为主的培训工作,为当地培养一批以特色产业人才、农业局和乡镇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种植大户为主体的致富领头雁。5年来,11支科技服务团队组织专家深入建始县乡镇村社和田间地头开展培训和讲座150余场次,先后为建始县举办了4期专题培训班,以各种方式培训人员2万余人次。此外,11支科技服务团队编写《建始猕猴桃实用栽培技术》(20万余字)、《山区规模化生态土鸡养殖手册》(8万余字)、《高山蔬菜实用栽培技术》、《建始猕猴桃有机种植技术》、《建始猕猴桃秋季田间管理》等技术资料近10余种,发放2万余份。

3、设立攻关项目,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针对11个特色产业中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共性问题,学校设立产业攻关项目,组织科技力量,开展科技攻关,破解产业发展瓶颈。自2013年起,学校先后设立产业攻关项目16项,累计投入项目经费460万元。16个产业攻关项目帮助当地解决了景阳鸡疫病、猕猴桃溃疡病防治;为当地引进高山蔬菜新品种、强优势玉米新品种;示范和推广“高山蔬菜高产高效生产新模式”、“甜柿栽培技术体系”、“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体系”、“枸杞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等,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4、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领航员

学校围绕选定的“靶向”产业,依托科技服务团队支持小微企业做实做大做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学校先后与湖北花果山实业有限公司、恩施炜丰茶业有限公司、建始祥丰农牧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科技帮扶协议,建立了建始祥丰农牧公司陈焕春院士工作站、湖北省校企共建枸杞研发中心等企业技术创新平台21个。学校先后选派科技特派员31人次、“三区”科技人才50人次进驻企业提供科技服务,积极打造产业发展领航员。在学校的科技支撑下,定点帮扶企业累计申报专利10余项,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20余项,各企业搭上了科技支撑发展的快车道。

5、组建专业合作社,辐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学校重视针对建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援建,积极协助建始培植和组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以龙头企业基地覆盖各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覆盖贫困人口,协助建始县实施“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精准扶贫方式。在学校重点支持的11个产业中,魔芋、景阳鸡、茶叶、高山蔬菜等产业龙头企业都实现了与数家专业合作社共建基地、预约生产和收购的生产、销售协同。各专业合作社有针对性地吸纳贫困人口进入产业链条,将产业发展受益面向在册贫困人口覆盖,辐射带动贫困户或贫困人口提高收入,实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如:我校高山蔬菜科技服务团队重点支持的湖北鑫地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动果蔬专业合作社9个、家庭农场20个,产业发展受益面覆盖2866户。

5年来,学校坚持以举校体制,统筹多方资源,实施“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成功促成了魔芋、猕猴桃和山地蔬菜等5个过亿元的产业,景阳鸡等5个过2000万元的产业,产业发展累计带动17061户共68561人脱贫。人民日报、新华社先后长篇报道我校“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的做法与成效,学校先后在中央定点扶贫工作会议及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三、实施“三个一批”教育扶贫行动计划,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学校认识到:扶贫必先扶智。只有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才能斩断穷根。为此,着力实施 “三个一批”教育扶贫行动计划,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增强建始“造血”功能,为脱贫致富注入源动力。

输入一批技术力量。邓秀新院士、陈焕春院士、傅廷栋院士等一批专家长期走进建始,一对一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开良方。2017年,学校选派挂职干部8人次、湖北省委博士服务团4人、“三区”科技人才计划20名、湖北省科技特派员团队1支、科技服务团队11个,人文社科研究团队4个,进村入企开展技术指导。学校组织专家到全县92个重点贫困村开展实地调研,与农民朋友面对面开展产业发展规划咨询,制定脱贫致富计划。1年来,累计示范推广成果19个,研发“傻瓜”操作技术11个,编印实用技术手册4本,新建示范基地1个,显著提高了扶贫成效。

培养一批技术骨干。2017年,学校举办“建始县农技人员能力建设”培训班1期,培训人员100人。各产业扶贫专家团队深入乡镇村社的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开展培训和讲座,累计发放各类生产技术资料3000余份,培训人员5910人次。其中,胡银根副教授应邀为全县党政干部、挂职干部、驻村工作队3000余人,以主分会场的形式作了精准扶贫业务知识专题培训讲座。

浇灌一批祖国花朵。学校派出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4名志愿者在官店镇摩峰小学开展支教志愿服务工作。学校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10支,到建始县开展产业调研、贫困调查、志愿支教、爱心帮扶等活动,并在猫儿坪村等地挂牌了“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实践基地”,还邀请双寨子村6名中小学生,来武汉学习参观。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向摩峰中心小学捐赠10万元,专门用于改善操场及学校体育设施,还募集到咸宁校友会捐赠6000元、大北农集团捐赠牛奶1000提,发放给贫困学生。

copyright 2001-2014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17 鄂ICP备13005063号-3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邮编:430071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