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冈市科协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听取全市农技协组织建设和运行情况汇报,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大农技协规范化建设支持措施,全力破解农技协发展瓶颈,推动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科技引擎”作用。这是市科协继2022年出台《关于促进全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规范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再次制定实施推进全市农技协组织建设的系统性措施,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市科协决定从资金、机制、宣传三方面打出“组合拳”。一是真金白银强支撑。对新注册成立的县级农技协给予资金补助,形成“市县联动”政策合力。二是全程服务提效能。建立“一协会一档案”动态管理系统,从筹备注册、党建引领到运营管理提供全周期跟踪指导,确保协会“建得成、管得好”。三是标杆示范树品牌。发挥“全国百强农技协”——蕲春县农技协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广其“协会+科技小院+农户”模式,打造可复制的“黄冈经验”。目前,黄冈市已成立市县两级农技协联合会4家,近期即将成立县级农技协联合会1家。通过系列组合拳,力争到2026年,全市县级农技协组织实现全覆盖。
黄冈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自2024年4月成立以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组建水稻、棉花、油菜、都市农业、中药材等11个创新团队和10支专家科技服务团,紧扣优质稻米、菜籽油、特色淡水产品、茶叶、道地药材等重点农业产业链,推广新品种(节优804、冈棉11号、冈鲜豆1号)、新技术(麦棉连作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南美白对虾陆基桶淡化培育技术)、新模式(蕲艾“五改两促”新型种植模式、稻虾蛙轮养共作高效模式)50余项,示范推广面积200余万亩,为80余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咨询、指导等科技服务3200余次,举办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300余场次,培育高素质农民452人,为梅川镇量身定制“三水两菜”产业发展方向,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融合,“双季稻‘早专晚优’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助力粮食稳产增收,“冈杂棉9号”支撑稳健医疗实现“冈棉冈用”,“南美白对虾陆基桶淡化培育技术”带动农民增收超过2000万元。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