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世界急救日”当天,花城社区在十方商业街暖新微驿站举办急救科普主题活动,以科学知识与实操指导相结合的形式,为户外工作者送上“急救技能大礼包”,切实将科技惠民服务延伸至基层一线。
活动聚焦户外工作者日常可能面临的突发健康场景,急救志愿者摒弃传统理论宣讲模式,采用“科学原理+现场演示”双轨教学:针对“心肺复苏”,拆解按压深度、频率等关键操作标准,让参与者理解操作背后的科学逻辑;针对“气道异物梗阻”,则通过模型实操,直观传递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科学发力点与动作要领。
现场设置“科技科普实操区”,配备专业急救模拟人及多台AED教学设备,参与者在急救志愿者指导下逐一上手演练,从姿势调整到力度把控,全程接受科学纠错,确保每一项技能都能“学得会、用得准”。多位户外工作者表示,此次学习的急救技能均基于科学原理,不仅掌握了操作方法,更明白“为何这么做”,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更有底气,“比如知道心肺复苏按压深度要5~6厘米,是因为要有效挤压心脏泵血,这种科学讲解比单纯记步骤更管用。”
本次活动是“科普惠民进基层”,旨在通过科学普及,将专业急救知识转化为大众可掌握的实用技能,提升基层群体的应急处置能力。未来,科协将持续聚焦群众需求,围绕健康、安全等领域,开发更多接地气的科普活动,推动科学知识、科技技能走进社区、服务群众,以科技力量筑牢基层健康安全防线,助力营造“学科学、用科学、信科学”的社区氛围。
此次活动通过科学赋能,让急救知识从“纸上理论”变为“实操技能”,不仅为户外工作者搭建了科学学习平台,更彰显了科协以科技服务民生、以科普守护健康的责任担当,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