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首个全国科普月如约而至,围绕“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我们特别策划推出“全国科普月”专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
为落实“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2025年中国科协联合多部委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支持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科学实践探索。
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始于2006年,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一项重要举措,以简单的科学调查、科学探究为载体,鼓励小学高年级及初中阶段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问题,体验科学研究方法,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科学文化素质。经过20年的发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已成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全国4000多所中小学100万余名学生参与活动。
注重价值引领 培育科学精神
多年来,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以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青少年核心素养为宗旨,将价值引领融入主题活动内容设计,引导学生关注重要科学和社会议题,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科学精神,启发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023年,策划“北斗领航梦想”主题活动,让青少年了解我国几代航天人自主创新研制成功的北斗卫星系统,感悟“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在心中播下科技创新航天梦的种子。
2024年,策划“星光闪耀”主题活动,重在鼓励青少年探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宇宙观和保护地球家园的理念,培养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
安徽省歙县森村中心学校开展鸟类识别科学调查
在2024年开展的“多彩大自然”主题活动中,安徽省歙县森村中心学校依托黄山丰富的生态资源,打造“天然实验室”,运用无人机勘察、APP识鸟等方法,对蜜蜂种群与鸟类分布展开长达半年的跟踪调查,鼓励青少年争做守护生物多样性的“小科学家”。学生们完成的调查报告不仅揭示了环境变迁对生态链的深层影响,更为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通过亲身实践,青少年从身边的大自然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了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
创设主题情境 加强资源供给
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开展以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组织科学教育及相关领域专家参与活动内容设计和资源开发,先后围绕“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安全健康”“创新创意”四个领域开发了22个科学探究主题,为中小学校和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教育实践资源。
活动指南由经验丰富的科技工作者和教育专家共同开发编写,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符合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参考。学生可自主选择其中一个活动指南,以3-5人学生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记录、设计制作、实验验证等步骤进行科学实践与调查,并将活动成果在平台提交。
青少年通过实地调查开展科学探究——从身边的真实情境出发,探索科学奥秘,这是调查体验活动的重要特征。
柏乡县路村明德小学开展“节约粮食”科学调查活动
在“节约粮食”主题活动中,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路村明德小学学生提出“为什么我们村的土壤能种出甜的蜜薯?”的问题,在学校开启了一场持续半年的“粒粒归仓”科学探究活动。明德小学周围是广袤的农田,为“节约粮食”这一科学调查活动提供了天然资源。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采集学校“耕读园”试验田土壤样本,实地考察土壤质地差异;通过种植花生观察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走访村中老人了解耕作历史;深入农业基地参与“富硒蜜薯下乡记”项目。同学们惊奇地发现,柏乡蜜薯绵软香甜的独特风味源自当地土壤富含的硒元素,以及充足的日照和适宜的温湿度,基于这一发现,同学们将“寻找家乡富硒粮食”活动与科学课程有机结合,促进了课堂知识的深度理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引导青少年从真实情境和问题出发,利用身边资源,将广袤田野转化为最生动的科学课堂,也印证了最好的科学教育就蕴藏在孩子们触手可及的真实世界中。活动倡导学生以跨学科学习方式开展综合实践,以项目式实践体验为依托,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这种学习模式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有助于构建更加开放、更综合的学习生态。通过推动不同学科的有机融合,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核心素养。
提升科学素质 助力乡村科教
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始终将科技教育资源薄弱的中西部和农村地区作为关注重点,为乡村学校配发与主题相关的科学实验或制作材料器材等资源包,开展线上线下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鼓励学校结合活动主题因地制宜开展科技活动,整合动员校内外社会资源协同推进科学教育,助力乡村科技教育发展。
2025年6月,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在安徽合肥、江苏南京、湖北武汉三地,重点面向西部地区骨干教师开展研修活动,吸引了300余名教师参与。活动以“人机共智”和“多彩大自然”为主题,采用创新的主题式、任务驱动模式开展。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国家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等高校、科研院所和校外科普场馆的专家,与教师们共同探讨科学教育的前沿理念和实践经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度交流,有效提升了参训教师的科学素质和教学能力。
随县尚市镇净明小学开展太空种子种植探究活动
各地科协组织通过“科技教育乡村行”的方式向乡村学校提供资源下沉服务。湖北省随县尚市镇净明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村级小学,将科学课与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相融合,学校以自身为主阵地开展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在科协组织的支持下,学校建起校园科普气象站,打造“种子馆”“太空种子种植基地”等阵地,栽种植物200多种,成立种子社团,形成了“科学+气象”特色科普教学模式。学生们种植、观察、写日记,对比太空蔬菜和一般蔬菜的异同,利用资源包和易于获取的物品器材开展科学调查、探究体验,撰写科学日志。
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通过校外科技活动来启发激励青少年学以致用,是学校科学教育的补充和延续。活动内容寓思想教育于科技活动之中,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思维方式,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既给予科学知识,又启迪科学方法,并提高其科学兴趣和思维能力,为青少年走向未来、走向世界开阔视野,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石。
科学不止于答案,更在于敢于追问的勇气。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正是如此,它引导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样的科学探究实践。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理念也深深扎根。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努力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孩子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