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规划
学会信息服务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2022-05-18 16:35|文章来源: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2021年,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落实省科协党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提升学会党建工作质量、深化“科创中国”建设、促进科协信息化建设、办好湖北科技论坛,认真履职尽责,努力推进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抓实抓好学会党建工作,积极配合省科协科技社团党委,推动提升学会党建工作质量。

一是着力加强对科技工作者政治引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基层治理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学会学习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发挥学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1月份中心召开党建指导员工作会议,结合两新工委有关要求,研究制定年度学会党建工作要点。7月份中心召开党建指导员年中工作会,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及建议,探讨省科协科技社团党工委成立后学会党建工作思路。按照《湖北省科协所属学会党建指导员制度(试行)》,中心每季度制定学会党建工作提示单,党建指导员按照提示单对学会进行了广泛联系沟通,及时传达上级党组织关于党建工作的决定和安排部署,协助所属学会党组织逐步规范工作机制,健全党建制度,督促指导学会党组织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截至11月中旬,17名党建指导员共参加学会党建活动61次,每名党建指导员全年参加学会党建活动均不少于3次。

二是组织培训,加强学会党建工作队伍能力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学会党务工作者、党建指导员的政治信念和理论素养,加强学会工作交流,10月27-29日,省科协学会党建工作培训会在武汉大学召开。省科协党组高度重视此次培训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余军全程参与,党组书记叶贤林出席会议并作专题讲话。会议邀请省委党校、省科技厅、武汉大学、中科院专家教授分别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行业党建工作破题开局”、“新时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科技强省建设”、“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等为主题作专题讲座,机械工程学会等5家学会代表省属学会作交流发言。超过100家学会党组织负责人参与培训。

三是深入实施“党建强会”,努力提升学会党建工作质量。4月28日,中心召开湖北省科协2020年“党建强会”工程项目验收暨党建工作座谈会,立项学会在会上逐一汇报本单位上年度项目实施情况,验收组成员听取学会工作汇报并结合前期提交的验收材料进行现场评分,确定2020年度30项立项项目全部达到合格,其中9家达到优秀。会上还征求了对学会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6月份启动2021年“党建强会”工程申报,7月29日组织召开项目评审会,40家学会参与评审。由省科协领导、省两新工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党校、省科协组人部、省科协机关党委、省科协学会部等单位和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评委会对申报项目主题、实施措施、预期成效及党组织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逐一评审打分。最终立项30项,其中,阵地建设3项,特色活动27项。每个项目资助资金1.5万元(合计45万元)。

四是注重宣传引导,营造学会党建工作良好氛围。经常性向学会推荐学习材料,动员学会党组织以喜迎党的百年华诞为主题,扎实开展好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工作。充分发挥科协网站平台作用,跟进“党建强会”工程实施情况,掌握学会党组织工作动态,及时发布学会党建最新消息。每季度印发一期党建工作简报,对学会党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以及学会党员思想情况和典型事迹等,进行总结宣传推广,进一步激发学会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二) 助力科技强省建设,高标准办好第十一届湖北科技论坛。

举办第十一届湖北科技论坛,是省科协党组交给中心的重要工作任务。在党组领导和学会部指导支持下,在中心全体同事共同努力下,9月29日,以“科技赋能 谱写新篇——助力科技强省建设”为主题的湖北科技论坛主论坛在武汉成功召开。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平作视频致辞,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尔肯江·吐拉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龚健雅、徐红星出席并分别作主旨报告。省科协主席郭生练主持论坛。来自所属学会、市州科协、高校科协、企业科协的科技工作者代表等以现场和视频会议方式参会。论坛同期举办“珞珈青年科学家论坛”“第十四届全国病毒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武汉现代病毒学国际研讨会”“智能制造产教研融合高端论坛”“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业发展论坛”“中南地区第二十届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暨实验动物科技抗疫高峰论坛”等5个分论坛,由相关所属学会承办。据统计,此次论坛线上线下参会人员达6000人次,其中主论坛线下参会人员300人,线上2000余人。

(三)着力深化“科创湖北”建设,不断推动“科创湖北”“231”工程走深走实。

一是打造“科创湖北”联络员队伍。在2020年联络员推荐基础上,今年4月,中心联合学会部制定《关于补充推荐“科创湖北”联络员的通知》,进一步督促各地加大联络员推荐认定力度。在各方支持下,经初审、公示,6月,顺利印发《关于认定首批“科创湖北”联络员的通知》,认定赵勇等195名同志为首批联络员。针对认定的首批联络员,为提高联络员履职能力和水平,中心与省科技经济融合学会签订《“科创湖北”联络员培训委托协议》,委托学会围绕科创湖北建设、成果转化政策、技术需求挖掘、科技成果转化精准服务、技术合同认定等课题对联络员进行集中培训。7月,培训班在武汉顺利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90余名联络员及相关市州科协同志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培训,大家对为什么要设联络员、联络员干什么的、联络员怎么干等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也对“科创中国”“科创湖北”品牌有了进一步理解。下一步,我们还将择机探索开展联络员工作督办考核,确保联络员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探索建立“科创湖北”赤壁服务基地。打造赤壁技术交易样板间,是党组主要领导提出的要求,纳入省科协“我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项目之一,10月以来,中心按照学会部要求,积极开展工作调研,与赤壁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进行沟通交流,广泛收集多方资料,结合实际,研究并起草了《科创湖北(赤壁)服务基地共建协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创中国”专家咸宁赤壁行暨科创湖北(赤壁)服务基地揭牌仪式活动方案》,为园宝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咸宁市科协及赤壁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开展下一阶段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目前,各方面协商正有序推进,预计月底前将正式签订基地共建协议,并举办相关活动。基地建成后,将在省科协指导下,围绕赤壁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所需,汇聚科创湖北资源,强化科技资源支撑,打造科协组织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县域样板”。

三是推动开展市州专家行,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省科技经济融合学会作为科创湖北建设重要平台作用,推动学会到地方,开展专家行动。11月初,中心和学会部一道,带领省科技经济融合学会专家赴通城县湖北福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专家企业行”活动,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省科技经济融合学会副会长、中南民族大学民族药物研究院院长梅之南、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副所长郭杰、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尹昌喜等专家参加活动。活动期间,省科技经济融合学会与湖北福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会企创新协作基地”项目协议书。双方将共同搭建创新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开展技术对接、产业对接、金融对接等服务,助力通城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以促产业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近期,我们还在积极联系咸宁科协和襄阳市科协,计划在了解地方企业需求基础上,有针对性组织专家到当地开展调研咨询活动,争取11月底前组织开展1-2次相关活动。

(四)积极抓好网络信息服务,不断推进科协信息化建设。

一是全面做好省科协门户网站运营、管理与维护工作。做好网站各类信息的采集、采编、审核和发布工作,继续保持省科协网站建设在全国科协系统的先进地位。2021年湖北科协网、湖北学会服务网共编辑处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超过7500篇(幅、段),其中:湖北科协网编辑处理信息5000余篇(幅、段);湖北学会服务网编辑处理信息2500余篇(幅、段)。摄像、照相及网站编辑图片和制作视频超过150G。完成省科协门户网站建网以来的第五次升级改版工作,为建设“网上科协”、网上服务科技工作者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完成“湖北科技工作之家”线上平台搭建。按照省委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托省科协门户网站搭建完成“湖北科技工作之家”线上平台;升级改版“省科协网上办事服务大厅”,优化整合省科协各类网上业务申报系统。做好“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信息平台”的管理与维护工作,2021年智库平台发布各类信息超过3500篇,文字超过400万字。

三是做好省科协年度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的网络宣传工作。先后完成了省科协官网“庆祝建党100周年科协发展历史资料图片展”、“2021年湖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湖北省科协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最美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荆楚大地上”、“2021年湖北省科协两会”、“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等重点专题的设计制作和重大活动的网络宣传工作。配合开展了“第23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科协和湖北省科协网上宣传活动”等网络宣传报道工作;完成近20次省科协重要会议和活动的拍摄工作。

四是强化省科协网络与应用系统建设。做好省科协办公大楼网络机房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保证机房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做好2021年度省科协机关各部门业务项目网上申报系统、中国科协与省科协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保障工作;与楚天云合作,做好省科协网站及各类应用系统的托管与技术服务工作;为省科协机关各部门和省“中心”各部门网络办公提供技术服务;完成上级部门相关信息化工作来文的办理工作。

五是组织完成2020年度全省科协系统年度计算机综合统计汇总工作,为中国科协、省科协和省统计局领导科学决策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本次统计工作涉及省、市、县科协及省级学会共计277个单位,涉及统计指标300余个、报表3000多张、统计数据近9万条。

(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抓牢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此外,中心以支部建设为统领,推进中心各项综合工作齐头并进。一是继续狠抓中心支部建设。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在机关党委指导下,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肃抓好主题党日学习活动,每季度开展学习提能活动,支部工作规范化水平稳步提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把对党的赤诚忠心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去。二是认真落实“我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项目。按照机关党委要求,党员个人、支部均报送“我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项目且全部完成。严格落实省直机关工委和党组关于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相关要求,督促做好党员下沉社区服务工作。三是顺利完成岗位竞聘工作。在前期多次召开办公会研究、讨论竞聘工作的基础上,中心明确了岗位竞聘方案,并于5月17日顺利开展了全员岗位竞聘工作。后经考察、人事档案审核、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审查、公示及主任办公会研究、向省科协提交岗位聘任备案报告等,8月17日,中心印发《关于曾辉达等同志岗位聘任的通知》、《关于刘斌等同志岗位聘任的通知》。随后,办公室对需要变更和续签聘用合同的人员进行梳理,完成了合同签订工作,并组织岗位变动人员迅速到位,完成工作交接。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学会中心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科协党组工作部署,以持之以恒抓好政治建设为主线,以提升学会党建、“科创湖北”和信息化建设质量为重点,以提升干部队伍能力水平为关键,积极履职尽责,做实做深各项工作,努力推进中心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是坚持政治统领,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组多次强调,政治性是科协的第一属性,政治建设是科协组织的首要任务、第一责任。2022年,中心将以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协工作、科技创新和科协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为主线,将各类学习活动作为“必修课”,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支部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全体干部职工争做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模范,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各项工作中毫不动摇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打任何折扣。

二是努力提升学会党建工作质量。第一,落实党建指导员制度。汲取巡视整改工作经验,进一步落实学会党建指导员制度,强化党建指导员与学会党组织常态化沟通联系的刚性约束,及时向学会党组织传达中央、省委和省科协党组有关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原则上指导员联系学会每季度不少于1次,全年参加学会党建活动不少于3次。强化党建指导员能力建设,全年召开党建指导员工作会议不少于2次,专题党建指导员培训会议不少于1次。第二,实施“党建强会”工程。完成2021年度“党建强会”工程项目验收工作,做好2022年“党建强会”工程申报、立项、评审及资金拨付工作。支持学会党组织开展阵地建设和党建特色活动,推动学会党建工作规范化、党建活动常态化。第三,注重工作宣传。及时收集、整理、发布学会党建最新动态、学会党员思想情况和典型事迹,激发学会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定期编辑印发学会党建简报,做好政策法规栏目信息的替换和补充,组织开展对学会党组织的培训教育,努力提升学会党组织政治工作能力。

三是着力深化“科创湖北”建设。第一,完善联络员工作机制。召开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探索建立科创联络员考核与激励机制;进一步发掘认定一批热爱科技服务工作、有能力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联络员;按照党组提出的实现联络员市州全覆盖要求,举办1次联络员集中培训,培训人数不少于100人,以此不断提高联络员队伍能力水平。第二,夯实平台建设。将“科创中国·湖北中心站”平台,作为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关键一环,持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不断提升平台专家库、企业库、成果库、需求库数据量,不断增强平台功能和推广力度。第三,推进产学研对接。汇聚相关多方资源,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或举办2-3场技术需求收集、技术咨询、技术培训、产学研对接会等服务和活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第四,服务决策咨询。结合湖北省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组织行业专家和学会,以信息化智能化平台为支撑,对重点企业发展现状和技术需求进行分析,为科协相关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联络员的工作做好指导和赋能。

四是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第一,做好网站管理维护。落实湖北科协网和湖北学会服务网的运营、管理与维护,加强网站信息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网站信息发布审核,做好网站各类信息的采集、审核和发布。进一步优化网站布局,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继续保持省科协网站建设在全国科协系统的先进地位。第二,做好重大活动网络宣传。以湖北科协网和湖北学会服务网为平台,继续做好中国科协和湖北省科协年度各项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的网络宣传,通过互联网平台不断提升科协工作的社会影响力。第三,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增加经费投入,加强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保工作,保障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做好湖北省科协网上办事服务大厅、湖北科技工作者之家平台和湖北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信息平台的技术保障,推动构建线上线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新时代科协信息化工作新格局。第四,强化网络技术服务。持续做好省科协办公大楼网络专线和网络机房的运行维护和网站、各类应用系统的托管与技术保障。落实2021年度全省科协系统计算机综合统计汇总。

五是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能力水平。第一,拧紧思想开关。强化职工“事业观”教育,注重正面激励和反面教育,推动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画好同心圆,最大程度教育职工将个人事业与单位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在中心营造想干事、愿干事,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良好氛围。第二,提升履职能力。在2021年基础上,总结经验,继续开展“学习·提能”等活动,每季度安排一名同志,尤其是年轻干部,围绕工作、学习、生活,进行专题学习交流,引导干部职工在总结工作、调查研究中探索,在辩证思考、综合研判中提升综合素养。第三,从严推进作风建设。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警示教育学习等工作,预防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切实增强干部守底线、筑防线意识,确保工作中绝不触碰纪律作风“红线”,绝不踩政策“高压线”。

同时,中心还将继续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坚决服从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安排,对可能存在的各种异常状况,及时上报,决不允许迟报、漏报、瞒报,并督促党员干部切实做好“双下沉”工作,真正为群众服好务,不推诿、不抱怨,树立学会中心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4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