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头条
2025年湖北省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武汉植物园盛大启幕
2025-05-25 17:22|文章来源:武汉科技报

5月24日上午,2025年湖北省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举行。

本次活动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湖北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承办。

WechatIMG2.png

活动主题为“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启动仪式上,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夏松致辞,强调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推动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朱志斌宣读《致全省科技工作者的慰问信》,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WechatIMG3.png

活动在充满活力的手势舞《垃圾分类你我做起》中拉开帷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的同学们以生动表演传递环保理念;2024年湖北省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武汉市气象局陈秋逸带来科普讲解《浪漫的中国智造—北斗探空系统》,结合气象监测案例展现自主创新突破的北斗技术;湖北省科技馆原创科普剧《差不多,差多了》通过科学精灵“亮亮”与少年“多多”的奇幻冒险,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科学探索容不得半点马虎的严谨态度。

今年科技活动周持续到6月上旬,湖北省将在全省陆续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地质科技活动周”、“荆楚科普大讲堂”“寻访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近300项重大示范活动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在主场展览现场,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基地组成50余个展位,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现代农业、能源科技等领域,展示湖北省特色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实践成果。当天,5000余名社会公众参加了启动仪式。

湖北省科技活动周和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展现湖北科技创新成果、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窗口。本次活动通过“线上云展厅+线下展览”双轨模式,逐步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科普生态,进一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科技支撑。

现场直击:50余项互动展示 让公众“涨知识”

北斗导航卫星的“心脏”星载铷原子钟、“空中造楼机”……5月24日,2025年湖北省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举行,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基地组成50余个科技项目惊艳亮相,观众可与它们零距离接触,聆听专家团队讲解科学前沿知识,沉浸式感受炫酷的科技产品魅力。

WechatIMG4.png

在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院展位,一个12厘米乘以12厘米乘以25厘米的金色长方体,只有普通鞋盒大小,却吸引了市民“眼球”。“这是星载铷原子钟。”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院曲明飞介绍,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导航定位的需求,四大导航系统的定位原理都是三角定位法即通过终端(手机或汽车)在某一时刻同时接收三颗以上卫星信号,测量出终端至三颗卫星的距离,然后利用距离交会法解算出终端的位置。那么这个距离是什么测量的?曲明飞向市民解释,距离是通过时间乘以速度来定义的,已知一般电磁波的速度是恒定的,为30万公里每秒。“只要我们确定时间的精度就能对标定位的精度。”他介绍,我们研制的星载铷原子钟时间精度达三十亿分之一秒,支持鄂产北斗心脏精准支撑中国北斗卫星导航。

除了“涨知识”,还能“开眼界”。在‌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展位,一个1:500空中造楼机模型静静矗立。据了解,高层建筑重载型施工作业集成平台即空中造楼机,在中建三局有17年的研发应用历史,主要应用于200米以上公建项目。它首创模架一体,使得内外挂架竖向大模板、布料机等设施设备与整体钢平台集成,并随造楼机同步提升,降低人工投入20%以上,利用低位支撑的特点形成多层作业面优势,实现墙体、楼板各工序平面及楼层间高效流水施工,可缩短施工工期20%以上。它能够承受数百吨的荷载,还能够抵抗14级台风。“现在高楼大厦都是用智能机器建造的,太神奇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11岁隋欣宸惊讶地说。

WechatIMG5.png

与此同时,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展区,不少市民围着一个转盘进行答题,“我的种子沉睡千年却能复苏,自带复活甲。我是谁?”“古莲子!”家住武昌区中北路的马女士抢先回答,她感觉这些各式各样的活动让人眼前一亮,“非常有意义!”在湖北省地质局、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展台,工作人员正在介绍湖北地质博物馆的矿石标本:石膏可作点豆腐的凝固剂,重晶石可用于消化系统中造影剂……让观众发现矿产资源在生活中的默默贡献。

WechatIMG6.png

从实操学习安全应急技能,到了解植物标本如何制作……50余项互动展示体验活动,让公众在欢声笑语中轻松“涨知识”。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4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