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09-15 来源:园艺林学学院
2025年9月4日至6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结合各专业学科特色,围绕“智慧农业、康养园艺、美丽画卷”三个方面同步开启首届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
本次科普月活动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活动吸引了大一新生以及来自武汉市武昌实验小学、华师附小、长春街小学、新城小学、铭新街小学、万松园路小学、一元路小学、常青实验小学、七彩明珠小学、国博小学、惠济路小学等20余所中小学学生及家长400余人参加。
“我和妈妈学科学”在数字果园机械库开展
9月4日,“植萃芳韵”植物精油体验活动在园林北楼219开展,郑日如老师以“芳香疗愈:美好生活与产业提质的创新实践”为题,向同学们诠释“心疗愈,轻养生”芳香疗法中的香气对人体生理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意义,并通过辨香体验让大家对园艺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有了初步认识。
郑日如老师向同学们传授芳香疗法知识
9月5日,“景园心识”活动上,风景园林系高翅、吴雪飞、章莉、杨叠川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景园楼的建筑布局、教学科研条件及其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联系。“景园心涂”环节中,同学们在景园楼前共同进行绘画创作,形态各异的水墨荷花连成一副美丽画卷,展现出风景园林的艺术魅力。
同日,“花语心栽”主题插花活动在园林北楼221展开,王媛媛老师引导同学们从构建插花框架,逐步完成插花作品,体验专业相关知识学习的完整过程。活动选用华农自主培育的花卉,依据植物特性与美学原理设计,展现自然与艺术融合之美。同学们在插花过程中不但体验了手工创作带来的乐趣,同时对观赏园艺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王媛媛老师指导同学们插花与讲解科普月的系列活动
9月5日下午,“慧眼观林”活动同步开展无人机演示操作与实验室参观两大主题的体验环节,林学专业学长和邓利老师为新生作详细讲解与演示,带领新生感受林学专业的实践环境。林学2502班孟王宇同学表示,无人机操作演示打破了他对林学“只种树”的传统印象,现代科技正显著提升森林治理的效率和水平。林学工作者可以在科技赋能下创新林木勘探方法,为生态治理做出了贡献。
茶学系主办的“寻味香茗”茶艺及茶文化体验鉴赏活动通过茶文化知识讲解、茶艺演示、茶品体验等多个环节,让新生深入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更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感情。茶学2501王嘉琪同学谈到:“这次的茶艺体验活动,让我在优雅的琴声里、在甘醇的茶香中对茶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层的体会,引领我在未来要深入探索茶学的方方面面。”
9月6日上午,来自武汉市20余所中小学的学生与家长一起走进华中农业大学数字果园机械库。橙、蓝、白相间的农业机械整齐排列,数字果园智能监测系统、智能播种机、智能巡检机器人、无人采摘机、植保无人机等智能系统和数字机械,引得孩子们惊喜连连。基地工作人员邹运乾老师模拟演示,同步讲解无人机械可以通过喷头将药液均匀洒向下方的果树时,一位家长趁机给孩子科普:“你看它的雾多细,这样农药能更好地粘在叶子上,既不会浪费,还能避免农药接触人体,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随后大家来到智慧温室,暖光透过穹顶洒在错落有致的种植架上,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蔬果清香。温室中种满的柑橘、猕猴桃、小番茄等作物,展现了现代园艺科技的成果。工作人员肖慧玲老师介绍各种蔬果的培育原理和栽培技术。并详细讲解不同作物所需养分的差异以及光照调控等技术原理。
肖慧玲老师为中小学生及家长讲解果蔬种子培育及栽培技术
孩子们品尝着西瓜、哈密瓜、黄瓜、西红柿等新鲜蔬果,眼神里满是对脆甜口感的赞叹。家长们一边掏出手机记录,一边陪孩子品尝,“这个番茄太好吃了,就是小时候的味道”一位妈妈说道。
本次系列科普活动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首届科普月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开启,以沉浸式、互动式的方式,让广大中小学及大一新生在实践中感知知识脉络,在交流中明晰学习方向,为探索科学知识做好了铺垫。据悉,未来一个月内,全国教育科普基地将持续不定期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科普活动,进一步推动科学知识普及与学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