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热点专题  >  众创空间  >  企业创新达人
赵青
2024-08-01 11:40|文章来源:湖北省科协

一、带动成立合作社,齐走共同富裕路

2013年初春,一直在城市打工的我在家乡看到村里年轻人又纷纷出门打工了,大片的农田空闲着,一个灵感让自己豁然开朗:“把这些没人愿意种的田都租过来,规模化经营怎么样?随即查阅了相关政策,咨询了相关部门,反馈的结果让我坚定了信心和决心。

有了创业目标,我将所有的激情投放在租赁的近200亩土地上,然而这一年,尽管付出了努力,由于经验不足,当年亏损了3万多块!通过仔细分析亏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技术指导和良种优化,于是再次说服家人继续走下去,并决定建立一套科学种植的新模式。挫折,让我更加坚信创业方向,我一边继续扩大土地面积,一边寻求技术支持。2014年3月,与一家农业技术服务站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开年就着手从种子到肥料再到农药,包括人工的安排都做详细的方案,尽量从生产环节上按技术要求操作,努力节省成本,当年水稻产量每亩达到了1100多斤,实现了扭亏为盈!这时我想,如果把周边农户网络起来成立一个合作社,加大科技含量,抱团经营,让大家都能得到实惠,实现尽早富裕岂不更好!2015年,恰逢南漳作为首批入选全国土地“三权分置”的试点县,11月,县经管局在东巩镇忠义寨前的上泉坪村,开展以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的土地股份合作模式试点。因为是试点经营,不少人不愿意参与,当时县领导问我干不干,我想都没想说:干!大不了失败了,从头再来!大田粮食种植都清楚,单纯种水稻弄不好确是亏损的,但是有机稻和普通稻的价格相差数倍,在平原我们要的是产量,而在山区要的则是品质!

2016年5月,我在上泉坪村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吸纳了200多户农民,1240多亩土地,按照土地折资入股的方式,用保底加分红的模式,注册了“南漳县东巩寨子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选举我为合作社理事长。上泉坪村因为其独特的环境和自然条件,造就了这里的大米粒粒晶莹剔透、清香扑鼻、润滑可口,并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因为特别的产品,我给它取名“东巩寨子米”。

通过完善的检测、标识、加工设备和包装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2016年11月,东巩寨子米隆重上市了。这种冷泉浇灌的冷泉鲜米和冷泉香米刚一上市,很快成抢手货,在市场上倍受青睐,冷泉香米在当年年底就销售一空。2016年当年,东巩“寨子米”合作社成员股份红利达50多万元,还向农户支付各种报酬160多万元。如上泉坪村二组贫困户王淑明,承包耕地3.25亩,公司保底(土地流转费)1625元,2020年分红162.5元,本人在基地务工取得劳务收入19476元,合计全年收入21263.5元。

二、借人大代表平台,为农民朋友服务

2018年以来,我作为全国妇联代表和市级人大代表,发展自身产业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自身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是向农民朋友广泛宣传、讲解党在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兄弟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尽快实现脱贫奔小康;二是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农民发声,尽可能的把农民朋友的呼声反映上去,把上级的指示以及好政策、好消息尽快传递给农民兄弟,让大家能吃上“定心丸”,能挽起袖子加油干!三是自己富不算富,带领大家共同富是目标。自“精准扶贫”活动开展以来,合作社每年为贫困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发放留守人员工资就达80万元之多。先后为本地捐赠钱物30多万元。2018年4月,本人获得“襄阳市优秀人大代表”称号。

三、深度研发合作,开发科技产品

通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深知只有不断学习科技,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才能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不断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和农户收入。2017年以来,我先后参加了农业农村部“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全国乡村振兴高素质暨基层科技志愿者培训”、“农民教育培训优秀学员示范性培训班”培训以及湖北省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培训等等,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科技理论水平。几年来,在依托“中国有机谷”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新事物,接受新思维,积极钻研稻米种植新技术。一是建立“专家工作站”。合作社先后聘请省、市农业专家、教授17人,组成阵容强大的专家团队。2018年与省农科院游艾青专家签订“专家工作站协议”后,为有机水稻新品种的开发培育、有机水稻规程的研究、山区小气候高品质稻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二是改良土壤保有机。2020年3月,为了真正达到循环利用、绿色发展,专家团队万丙良专家利用疫情期间,为合作社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优良品种自繁自育、稻糠稻壳有机发酵、冬季土地休耕压青,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制剂替代传统农药的生产管理模式,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还提高了大米的口感香味,让食用者有回到小时候的感觉。三是与专家团队签订科技研发深度合作协议,共同潜心研究“富镁红米的研制方法”和“辐照改性后复合酶解的功能性速溶米粉加工技术”。富镁红米新品种2020年在上泉坪村基地培育已获成功。该科研项目的成功研制,标志着稻米产业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不仅使本地有机稻米在市场上又增加一个功能性品类,而且对人类增强健康体质带来了福音。同时也为南漳地区的农、旅产业格局调整提供了可能与条件。尤其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凸显优势,该产品能提高稻米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初步匡算,按市场价每斤20元,亩平4000元计算,今年种植200亩,产值可达80万元,比普通稻米亩平增收近2000元。2021年3月,该项目联合申报已获得两项专利认定。

四、组建星创天地,激发自主创业

为了致力于生态农业科技研发、创新、推广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及乡村多业态融合发展,示范引领入驻新型职业农民和经营主体共同打造有机农业示范区、区域公共品牌共享示范园区、产业带贫示范园区,实现园区产业模式可操作、可复制。以合作社旗下的襄阳田园乐活米业有限公司为营运载体,组建“寨子米星创天地”,激发自主创业。

“寨子米星创天地”实施同创共享、合作共赢;与省级技术团队、科研人员、创新人才、创业能人共同打造科技引领,以科技支撑发展、以创新带动效益;集生态、绿色、有机一、二、三产业于一体,从品种研发、种植、加工、销售、深加工及农旅结合,产业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根本上解决帮贫扶困基础问题,经济、社会效益突出。

目前寨子米星创天地与省市农科院的合作将会继续深入,同时后期加强与武汉轻工大和华科大在特定产品型品种研发和后端深加工产品的研发上下工夫,加大投入力度,继续挖掘有色大米代用茶产品以及便携式自热饭等方便食品的开发。

总之,几年来,公司集有机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扶贫、有机文化发展于一体,将“倾心躬耕、只为一粒米”的初心践行到底,将“东巩寨子”品牌打造成为湖北有机大米知名品牌、襄阳有机大米第一品牌。

为推介品牌,2020年9月主办的第三届农民丰收节及寨子米品牌推介会因活动生动有趣,参与人数众多,体验感强,丰收景象壮观,被央视二套新闻联播、各大媒体分别转播,其作法得到了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寨子米合作社先后被认定为被国家妇联授予“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称号、“省级示范合作社”、“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单位”等。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4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