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中国科协
 所在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热点专题  >  众创空间  >  企业创新达人
朱谦
2024-08-01 11:43|文章来源:湖北省科协

“四个坚持”推动企业由“小”做“大”

以实验室为家,全身心投入于技术攻关。不断地试错、不断累积第一手的数据,经过近两年技术攻关,公司研发的聚丙烯发泡复合材料产品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率先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他就是湖北南泽汽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谦。

坚持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

2010年在上海东华大学纺织材料专业毕业后,由于所学专业与公司发展对口,带着对家乡的热爱,怀揣着想干出一番天地的梦想,他毕业后直接进入了父母开办的湖北南泽汽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工作。进入公司后,他发现学校学的知识与公司生产技术知识仍存在着显著的差距,为了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他脚踏实地,从车间基层岗位开始学习,积累公司生产经营经验和行业生产技术发展的知识。

经过摸索实践,他认识到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企业要适应市场,就必须顺应市场需求,不可局限在老产品上,在做精、做强、做专老产品的基础上,要实现创新突破。在产品创新上,要着眼于汽车内饰材料前瞻技术。他通过多次市场调研了解到,原有汽车装饰用基材普遍存在强度较低、质量较重、回收困难等问题,而国外的先进的聚丙烯发泡材料生产技术,被日本、美国和德国几家跨国公司垄断。在此契机下,有幸结识了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专家解孝林教授及其研发团队,2012年他代表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文理学院组建校企研发中心,签订了聚丙烯发泡复合材料技术合作开发协议,开展了“一步法高倍率聚丙烯发泡复合材料”研究与开发,研发初期步履维艰,为了让自己快速融入研发团队中去,他重新在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进修学习,以实验室为家,全身心投入于技术攻关。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一次又一次的推到,不断地试错、不断累积第一手的数据,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聚丙烯发泡复合材料产品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率先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产业化生产,产品推向市场后效果极佳。

坚持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升级

朱谦带领公司研发团队立足公司的技术现状,通过分析现有技术、设备和生产方法,提出适合满足公司改进现产品生产需要的技术,规划公司的产品开发方案,共研发20个新产品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12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生产的产品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产品赢得了市场广泛亲赖,被国内汽车内饰件基材市场誉为“理想材料”,广泛配套于一汽红旗、陕汽、北汽、吉利、比亚迪、广汽等国内多家汽车“重量级”整车生产商,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2021年以来,公司投资1.2亿元,淘汰落后设备、落后工艺,生产结构进行生产线换“新”、生产设备换“智”等脱胎换骨式的技术创造,新建六条自动化生产线,三条自动化GMT板生产线,两条自动热熔复合内饰材料生产线,一条自动化汽车内饰面料生产线,公司通过产品创新、生产线设备技术改造,实现产品提质增效,南泽公司在朱谦的带领下,公司产值、税收、利润同比增长都在50%以上。

坚持遵纪守法,树立企业形象

他经常告诫自己,要坚持守法经营,增强法治自觉,这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一个大原则。他经常给企业员工和企业来访者讲,守法诚信经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企业除了把好产品质量关外,还要讲正气、走正道,做到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几十年来,湖北南泽汽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在经营上始终坚持诚信为本,对员工坚持依法员工工资按时发放,不拖一天;对国家依法纳税,按时足额交纳;对供应商货款从不拖欠,保持互利共赢。

坚持不忘初心,践行社会责任

水有源,树有根,吃水不忘挖井人,朱谦作为一名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懂得感恩,坚持回报社会,勇担社会责任,始终把企业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县委的号召,主动参与“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为帮扶偏远山区板桥镇冯家湾村发展脱贫致富项目,他邀请县科经局领导带领村两委干部等一行9人到河南省固始县考察学习黄麻的种植技术等,公司先后投入2万多元助力发展该项目;2020年2月,疫情期间,朱谦代表南泽公司捐献(N95)口罩3000个,现金2万元;2020年12月,为峡口桔农“消费扶贫”认购柑橘2000元;2022年7月,由县政协组织为山区抗旱捐款5000元;2022年8月,先后向县经济开发区、县科经局、凤凰花苑小区抗疫一线的同志捐赠口罩5000个,牛奶、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物资各220件,价值2.2万元。

作为新时代一名创业者,朱谦将继续用研发人员的工匠精神求索研发之路,撸起袖子加油干,以行业先锋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战略,将公司打造为汽车内饰材料及内饰成型件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和国家。


首页  |  科协微信  |  科协一家  |  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01-2024
鄂ICP备13005063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    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    
联合主办:湖北省科协办公室      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