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东风商用车,东风(十堰)发动机部件公司,东风康明斯排放处理系统有限公司从事技术及相关的管理工作。有着丰富的工艺设计,工装设计,项目管理以及带团队的经验。尤其从2012年加入东风康明斯以来,在运营推进方面,负责编制年度投资规划,固定资产管控;在产线建设方面,共计完成国四~国五期间6条生线的设计与建设,国六期间18条生产线的设计与建设直至量产;在运营优化方面,负责产线的满产爬坡,UPH的提升,人机工程的改善,柔性化的生产模式,工装智能库的设计,Cobert替代人工的规划,致利于打造无烟无尘工厂;在团队建设方面,属于教练型管理风格,注重人岗匹配,建立学习机制,打造高效团队。
在科研方面,本人注重从最经济方案着手,对一些卡脖子的技术环节反复攻关,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2023年M15平台装配为例,2023年初为更有效的占据重马力市场,同时对原重马力的排放产品做成本优化,推出了M15平台来逐步替代原有的L9及Z14平台。M15平台产品一经推出,因其在某些结构上做了一些变动,价格及性能更适合市场的期望,产量以每月1000台递增,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在某些结构上设计较为单薄,装配过程中出现严重变形,客户投诉立即升温,康明斯(中国)北京的设计团队紧急成立项目组,虽从受力模拟,故障权分析等多方面研究,历时3个月仍未根本解决问题,最后不得已需要将装配件的厚度从1.5mm增加到2.5mm,以此来减小装配带来的变形。但是这种变更会带每件增加5元的成本,同时供应商1.5mm的模具将报废,重新投入30万重新开模,且还要3个月的开模时间。客户的焦点也不能短期内解决,在此关头,我经过反复验证,提出以下改进点:
1 将原有DPF隔热罩长度两端各缩短2mm(这本身是设计问题所致)
2 更新装方法,将原来一次打扭矩20NM,变更为两次打紧8NM+20NM
3 在EGP堆垛时,增加同轴度堆垛工装(花费4万,20天制作完成)
经过三项举措,立即解决了变形问题,使得产品得已批量生产直至交付。
以天然气15N为例,自2023年3月,天然气的后处理产品每月以4000套的需求批量供货,但从5月开始陆续出现M18螺母凸焊漏气的现象,严重时高达100%,工厂不得不边生产边补焊,造成UPH无法满足,同时额外增加一道补焊工序(新增一台焊机,一名焊工)。并引起客户BFCES对DCES的严重不满,虽然DCES紧急成立了项目组,但效果甚微,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将原有电阻焊工艺作废,且氢弧焊来替代。要知道之所以采用电阻焊,是因为其效率高,普通工人就能操作,如果用氢弧焊来替代,需要专门的焊工,且至少2人,由此带来焊丝、气体等制造成本的消耗。
为此我经反复研究,发现M18凸焊螺母在同行业确实是一个难题,国家标准包括相关的美标也只推荐≤M12的螺母用电阻焊,同行业中做的最好的,其密封性也只做到了95%。为此,我翻阅了很多典籍,同时对此不同凸焊螺母凸台的设计,发现通过变过凸台的分布直径以及凸台的大小是可以提升其密封性(左侧是原设计,右侧是更改后的设计)
通过改进设计,其密封性可以做到98%,大于同行业的最好水平。
通过上述的2个案例,我总结出任何技术工作的成就都来自于不断的总结以及勤奋,只有那些敢于挑战一切不可能的人最终才会取得突破。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