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红丽,女,1982年出生,民进会员,汉族,宜昌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宜昌市夷陵区第六届政协委员、湖北省科技特派员聂红丽工作室主任。曾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被授予全国“巾帼新农人”、湖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湖北省“女性科技创新人才”、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12年的农业生涯,让她粗粝能甘,更让她履践致远。她扎根于田间,以“三农”要求为准则,常做“思想体检”,常筑“业务之基”,从而构建必备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多年来,她专注于柑橘新品种研发、示范及推广,栽培技术创新、柑橘采后保鲜技术研发等领域,带领公司团队主持或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及推广项目,先后成功转化发明专利2项,获实用新型6项,建有3个国家级、2个省级、1个市级科研平台。其所负责的“农业物联网”和“节水灌溉”项目,被列为全国信息化试验示范项目,在全国农业领域进行推介,并被收录于《节本增效 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
1.存续科技基因,奋揖扬“柑”
“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现代农业发展关键在于科技的助力,聂红丽深知此理。她长期坚持走“产、学、研”深度融合道路,创新性组建了“1位院士(邓秀新)+2位“长江学者”+1位国家育种专家+多位岗位科学家”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并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广东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紧密合作。同时创办了国家级星创天地、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依靠科技力量支撑,种业振兴,她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建设,为湖北省提供柑橘无病毒苗木苗木56.8万株,接穗79.5万芽,筛选出适宜我省主栽品种3个,花色品种2个,助力全市完成高标准建园2万亩,带动全省品改10万亩,辐射全国桔园30万亩。
2.锚定柑橘赛道,砥砺深“种”
耕耘之芯,种业先行。自2013年以来,聂红丽及其团队通过长期与国家工程院副院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邓秀新院士等知名专家学者深度合作,先后成功引进、扩繁大分4号等82个柑橘品种,储备柑橘新品种、新材料1000余份,年出圃优质苗木100万株以上,提供良种接穗100万枝以上。
为着力解决果园老化、品质退化、病虫危害等当前制约湖北柑橘产业发展难题,聂红丽苦心研究适合湖北产区良繁技术十二载,成功将良繁技术从1.0升级到3.0,并在2021年正式推出“大苗上山计划”。通过技术与模式的创新,脱毒容器大苗可使果园提早投产3年以上、柑农投入节约成本50%以上,优果率从60%提高到了90%以上。
3.重塑服务动脉,聚力为“农”
聂红丽作为科技特派员,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带动农民脱贫增收---在全国科技特派员20周年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自2016年以来,她连续担任湖北省、市、区科技特派员,积极开展科技创业和科技服务工作,为现有晓曦红合作社1525个成员,1.7万亩柑橘种植基地,辐射20万户柑农,提供全方位专业的社会服务。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培训活动等形式,组织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湖北省农科院为农开展线上、线下柑橘技术培训100余场,集中向农展示和推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普及现代农业知识。通过国家级星创天地平台助农售橘,使柑橘单价有所上升,带农增收500元—1000元/吨。聂红丽还创新性地摸索出集成技术模式“毁园重建、大苗上山、绿色栽培、高接换种”。
如今12年已过,聂红丽已褪去懵懂未知的模样,成功蜕变为技术大咖、行业专家,这是来自农民对她的认可。“现在柑橘品种多了,品质也好了,果型也好看了。收益和之前相比增长了一倍多。”聂红丽在田间做技术指导时,柑农笑着对她说。在聂红丽的人生词典里,助农、为农、富农是多年来她坚守的农业初心和使命。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作为青年的她,默默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遗余力,保持热度,不断前进,努力做助农、为农、富农的“泥腿子”。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